常用信息

高血压的分级与发病因素

   信息来源:医保办公室      发表日期:2023年05月11日 08:57      点击率:    

字体显示: 】      【打印】      【关闭

高血压的分级与发病因素

一、高血压如何分级?

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收缩期或舒张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表1)。由于诊室血压测量的次数较少,血压又具有明显波动性,在不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需要数周内多次测量来判断血压升高情况,尤其对于轻、中度血压升高者。如有条件,应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二、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1.高钠、低钾膳食

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与血压的相关性更强。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增加2g/d,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高钠、低钾膳食是导致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盐摄入量>12g/d。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小时尿钠/钾,我国人群在6g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g。

2.超重和肥胖

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90cm(男性)或≥85cm(女性),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与人数均明显增加。在城市中年人群中,超重者的比例已达到25%~30%。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

3.饮酒

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

4.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5.其他危险因素

高血压发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等。除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