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大意,当心全家中招 !秋季重点提防这4种传染病
寒露已过,气温下降明显,叠加两节人员流动等因素影响,根据传染病监测情况和传染病流行规律,疾控中心温馨提醒广大市民,近期仍要注意防范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预防手足口病、诺如病毒胃肠炎等肠道传染病,以及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
一、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十月正值白纹伊蚊活跃期,加之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人员流动性大幅增加,被蚊媒叮咬的风险显著升高,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持续存在。返汉学生、探亲访友、旅游等流行地区来(返)汉人员是蚊媒传染病的高风险人群。
基孔肯雅热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关节痛。登革热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以及“三痛”(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关节痛)和“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市民朋友尤其是上述三类人群,务必提高防范意识,做好健康防护: 早就医、莫硬扛。
1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任一症状,别“硬扛”,尽快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忌不采取任何防蚊措施就自行前往公共场所、工作单位或亲友家,以免增加疫情传播风险。 在就医前和就医途中要做好防蚊驱蚊措施,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生发病前2周内的旅居史,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防蚊隔离治疗。
2 清积水、防叮咬 每隔3-5天彻底清除家中及阳台的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等积水容器,杜绝蚊虫孳生。学校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对教室、宿舍、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全面开展一次积水清理,清除卫生死角、垃圾、废弃容器,定期排查空调托盘、饮水机底盘等积水点,防止蚊虫孳生。 防叮咬: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电蚊拍。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使用有效驱蚊剂。学校宿舍安装纱窗,配备蚊帐,必要时可请专业人员杀灭幼虫和成蚊。
二、手足口病
1. 已进入秋季流行期,发病风险为中等水平。
2. 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托幼机构和学校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
3. 该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造成,出现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疹,口腔或咽峡部出现疱疹。主要通过接触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感染。 接种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该亚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儿童要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 托幼机构和学校做好餐饮卫生和环境卫生。
三、水痘
1. 即将进入秋冬流行季,发病风险为中等水平。
2. 在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中高发;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等集体机构易发生聚集疫情。
3. 该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造成,起病急、发病以分批出现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并伴有较轻的全身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托幼机构和学校在水痘流行季,应做好每日监测,及时发现、隔离水痘患者; 加强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消毒; 开展水痘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鼓励接种水痘疫苗。
四、诺如病毒胃肠炎
1. 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处于中等水平。
2. 人群普遍易感,其中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为高风险人群,托幼机构和学校等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风险高。
3. 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是常见症状。患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病毒,接触吐泻物、吸入其产生的气溶胶、摄入被其污染的食物或水导致感染。 居民应注意防止“病从口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托幼机构和学校做好餐饮卫生和环境卫生,规范处理疫情; 患者居家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家庭内传播。
五、其他传染病
全国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呼吸道合胞病毒存在一定水平活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机构人群密集,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应注意防范呼吸道传染病。往年我市自11月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行性感冒发生和流行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手段,接种疫苗后人体通常需要2-4周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建议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