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信息

艾滋病知识宣教之科学用药,守护生命

   信息来源:医保办公室      发表日期:2025年11月12日 09:40      点击率:    

字体显示: 】      【打印】      【关闭

科学用药,守护生命——HIV感染后,请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


截至目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影响流行的社会因素复杂交织,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MSM)感染率高,异性传播感染人数多、隐蔽性强、预防难度大,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截至2024年底,我国现存活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超过135万例,15-24岁青年学生人群和5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仍是重点。


目前艾滋病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抗病毒治疗(ART)是延长生命的关键。


WHO 2017年推荐所有确诊HIV感染者7日内启动ART,做好准备者可当日启动。我国2023年第5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也建议尽量在诊断后30天内启动治疗,进展期感染者宜在7天内开始。同年,《快速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进一步推荐:确诊患者应在7日内快速启动ART,有意愿者可在诊断当日启动;快速启动适用于无禁忌症的成人和青少年感染者,但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或隐球菌性脑膜炎者需先进行病原学治疗;遵循以患者为中心原则,充分告知获益与风险,尊重患者意愿,对暂不启动者密切随访,争取尽早治疗。那么,快速启动治疗究竟对HIV感染者有哪些益处呢?大量的研究证实,规范、全程、终身接受抗病毒治疗,对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存活时间太重要了!


1. 利于免疫功能恢复


患者服药之后,体内的CD4数量上升,免疫功能有所恢复。早治疗后患者CD4数量上升幅度和速度都比晚期开始治疗好,更有利于患者免疫系统的重建,提高身体免疫力。



2. 减少并发症和机会性感染


快速启动治疗可以使免疫系统维持在一定水平,减少艾滋病患者出现心肌梗死、骨质疏松、肾功能异常、癌症等并发症风险,并预防其他机会性感染疾病的发生。


3. 减少耐药发生


快速启动治疗并保持良好治疗依从性的患者,发生耐药的比例,比晚治疗患者要小。耐药的发生是由于患者没有遵照医嘱规律服药,对于同一种治疗方案,依从性好的患者吃十几年都不会耐药,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吃一年就有可能发生耐药。


4.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服用药物后是否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是因人而异的。有研究表明,CD4数量较高时开始治疗,有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5. 延缓疾病进展,延长寿命


多项研究显示,发现阳性当日就启动治疗比CD4降到200-350/uL开始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30%左右。我国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亦表明,相较于确诊1年内未启动ART的患者,30天内启动ART的患者(HR=0.3795%CI0.23~0.58)和>30天至1年内启动ART的患者(HR=0.7495%CI0.57~0.98)的1年全因病死率较低。


6. 降低传播风险,保护家人、性伴、朋友

快速启动治疗,可以缩短患者达到病毒学抑制时间,有效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降低HIV的传播风险。来自我国台湾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随着7天内快速启动率的提高,患者自确诊至达到病毒学抑制的中位时间由138天缩短至47天(P<0.001)。与此相应,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群体能在短期内实现高病毒学抑制率,相较于常规启动,ART当日启动可使第10~12个月时病毒学抑制率显著提高9.2%~16%。缩短达到病毒学抑制所需时间、提高短期病毒学抑制率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处于具有传染性状态的感染者数量、减少传染源,从而降低HIV传播风险。


尽管现有国内外研究数据明确显示,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可为患者带来多方面健康获益,但绝大部分HIV感染者对治疗的药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方案的选择等相关的知识、信息了解非常有限,与此同时,患者亦可能因确诊HIV时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而短时间内无法尽快配合启动治疗。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全面客观地了解抗病毒治疗的利弊,提升感染者对治疗的意愿和依从性尤为重要;同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全面推广检测、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加强感染者分类管理和个案服务,提升感染者的生命质量。